人格特質會受到環境影響,管理講師常會覺得我們臺灣人過於保守,講得好聽是謙恭有禮、講得不好聽是沒有自信。
我們常常太在乎別人對我們的看法,甚至別人看法會影響我們抉擇,選擇科系是會以父母意見為主、選擇職業是以周遭同學想法為主,造成在學時與在職時隨波逐流,找不到自己方向。
管理講師常提到成功人士都是選擇和一般人員不同的道路,這些成功人在選擇自己未來方向時最常面對的事項包含周遭親朋好友不認同、不相信、阻撓與反對。
為什麼他們會反對呢?其實會反對有幾種情形:
第一種是你的選擇已經超乎他們的認知,以前常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現在的工作豈止是三百六十行?以前誰會相信打電動也可成為一種職業?餐飲業會成為熱門行業?或許你的選擇是他們印象中沒有聽過的工作或模式,他們自然會擔心反對。
第二種是因為自我價值心態,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認為讀書才是首選,公務人員起薪高、福利好,當上公務人員就擁有鐵飯碗,考公職是最佳方案。有些父母則是將自己期許與遺憾希望由下一代來彌補,會要求要從事教職、醫生…等等工作。
第三種則是因為看到現在的你卻沒有看到未來的你,管理講師常舉自己為例,當十幾年前和朋友提出自己想當講師的想法時,朋友也不認為自己可以教授,原因是當時的自己溝通表達技巧、簡報製作技巧、專業能力與經歷,都還沒有達到講師應有的水準。 要走出自己一條路是需要經過種種關卡,當想清楚自己未來之路後需密集溝通讓周遭人員了解我們的想法,更需要加緊腳步產生績效成果讓周遭人員看見、認同,讓未來之路能夠愈走愈順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