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紀愈大愈覺得自己無法讓所有人滿意、認同,也無法讓所有人想法一致,還是職場菜鳥時面對別人對自己不好,通常選擇忍氣吞聲,逐漸成為職場資深前輩時很容易受不住氣、選擇破口大罵。
忍氣吞聲成為壓力儲存器與不定時未爆彈,壓力儲存愈多後續爆炸威力愈強,通常爆炸影響範圍是家人與關心我們的人,讓他們承受我們宣洩出來的壞情緒、壞口氣、壞行為。
不忍氣、愛發聲有時會引起他人說道你好勇敢喔的讚美詞,自己也會以為是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仗義執言乃英雄本色,可是仔細想想理直一定要氣壯嗎?當還沒有用清楚事實真相就大發言論是否會誤傷他人呢?說話直接是否會傷害到他人而不自知呢?
忍氣不是逃避問題、不是害怕對方,而是替對方保全面子,讓對方有台階下,保留溝通轉圜的機會,尋求雙方彼此之間往後的和諧。
不吞聲則是將發生狀況說明清楚、釐清事件來龍去脈、讓對方了解我們的感受、清楚我們在意事項、提出解決方式可行做法方案、分析執行順序與優點,讓對方願意聆聽、接受、認同、樂意執行。
成功人士願意忍氣是具備氣度格局、越成功的人越會忍氣,願意不吞聲是想要解決問題與消除誤解,越成功的人越常與他人溝通,你能忍氣且願意不吞聲嗎?
|